從祀典武廟旁的小巷子向右走大約5分鐘的距離還有一間"大天后宮",原本這是一間明朝的寧靖王府邸
在寧靖王捨棄府邸後,施琅奏請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,封媽祖為天后,廟稱大天后宮.
要進去廟堂之前抬頭一望,就看到"天后宮"三個大字.
讓人感受到天上聖母的莊嚴肅穆.....
進入正殿後,媽祖娘娘的金身就坐鎮在大殿內,而大天后宮的鎮殿媽祖金身是為泥塑雕像喔!
也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.但是在2004年6月11日,原本的媽祖神像突然斷裂倒塌,嚇壞了眾多信徒.
而經過一年的修補之後,媽祖的金黃金身才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.
其實在大天后宮的後殿也有月老可以拜喔!! 這裡的月老是負責牽姻緣線的
如果沒有對象的孤男寡女可以來這裡求姻緣,跟月老擲茭如果月老同意的話就可以取得一條紅線,
放在自己衣服的口袋,直到這條紅線自己消失不見,就是幫你去牽姻緣線了喔!!
由於大天后宮的香火鼎盛,在外地都有許多宮廟都有大天后宮媽祖的分靈,
每到假日就有許多宮廟進香團回娘家向媽祖娘娘請安
並且將金尊過爐,讓大天后宮的媽祖加持一下
讓分靈在外的媽祖分身可以庇佑當地信徒的平安.
向大天后宮前面向新美街左轉走兩三分鐘的距離,你會看到一間"開基武廟",
而這間廟也是祀奉文衡聖帝,相傳這間也是台灣最早的關帝廟喔!!
先簡述一下這座廟的歷史:
開基武廟文衡聖帝金身,係明永曆十五年,西元一六六一年,鄭成功來台時,由福建省泉州府塗門關帝廟恭請二關帝護軍渡海來台,先於渡口搭寮奉祀,後於明永曆廿三年(清康熙八年)西元一六六九年,建廟奉祀,為台灣最早的關帝廟。
而開基武廟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有分正後殿,原本的正殿是寧靖王府的鐘樓,
後來改建成關帝廟,但後來經過二次大戰的轟炸以及多次整修,正殿會看起來比較小.
由於開基武廟的整修大都由民間出資修建,所以規模及格局不如永福路上的祀典武廟.
所以也俗稱[小關帝廟],而且由於清代開基武廟位於五條港的港口之一,所以也有[關帝港]的別稱.
而開基武廟的後殿也是祀奉文衡聖帝,俗稱關聖帝君.
後殿的規格就顯得比正殿大的許多,是後來管理委員會集資購買後面的廟地,
大部分的信徒都會在後殿擲筊抽籤,聽說開基武廟的籤詩很靈呢!!
如果有什麼疑難雜症想要問神明的話,開基武廟是個不錯的選擇喔!!
後殿也是祀奉文衡聖帝,右邊是觀音佛祖,左邊是福德正神.
後殿的香客也比較多,許多信眾也在這裡拜拜問籤,能向關老爺求得人生中的疑惑....
赤崁樓和大天后宮以及祀典武廟都是一級古蹟,而開基武廟的正殿為三級古蹟
身處在眾多古蹟圍繞著的台南,真的是很幸運呢!!